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致敬最美大运人丨胡光俊:精心织就大运奖牌绶带
2023-05-05 01:08:48    锦观新闻


(相关资料图)

随着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临近,关于大运的一切消息都更令人期待。在位于双流区九江街道的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工艺和材质制作的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就在这儿应运而生。

“这是我们的蜀锦织机,都是用的传统工艺,所有大运会奖牌绶带都是在这些织机上织出来的!”在织机车间,胡光俊停留在两台结构精巧的织机前给记者作起了介绍。今年74岁的胡光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说起本次为大运奖牌制作绶带,他的眼里充满了激动的光。

“绶带采用蜀锦工艺和材质织造,宽度仅有2.5厘米,但上面的花纹却十分精细复杂。”指着手里拿着的一件绶带样品,胡光俊介绍,正是因为这精细的图案,给织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绶带空间窄、色彩较为丰富,在设计期间几易其稿,关于纹样选择也曾考虑过大熊猫等,最终经过反复试制,于2021年11月定稿,并于同年12月开始生产。“在正式生产前,我们排线准备就用了三个月。”胡光俊向记者描述说,蜀锦的传统织造工序繁琐精细,设计图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纺织师傅进行图案的二次转译,整个转承十分很杂。以换线为例,需要织绶带的是宝蓝色经线,就要把原来织机上的黑色经线换掉,重新接经,都需要近一周时间。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大运会相关物料的生产任务,研究所开启了两班倒生产模式,“一班从早上8点过到下午5点,一班从下午5点到晚上12点。”虽然历经多次挑战,但赶着时间织出来的绶带最终质地与图案效果完美,受到国际大体联官员的高度肯定。

将蜀锦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到大运会产品中,既凸显了城市人文特色,也融入深厚的蜀文化。“不管是从外观、材质还是文化底蕴来看,我们的绶带都是一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的文化精品。”谈起蜀锦,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立即打开了话匣子,谈古论今、滔滔不绝。

记者了解到,胡光俊从事蜀锦的传承与制造已有50余年,自2008年至今,他领衔制作的蜀锦锦画和蜀锦面料在各类国际、国内展评中多次获得金奖、银奖和创新产品一等奖。为了和年轻人交流并传授蜀锦这门技艺,近年来,年过七旬的他依然和同事在工人宿舍里同吃同住,只为心中那份坚守、那份传承。

胡光俊介绍,蜀锦是极具地方风格的提花锦缎类织物,与其他织锦相比,蜀锦绸面上有平纹、斜纹、缎纹及变化组织,块面效果清晰、层次分明,产品在自然光线下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从手感上,蜀锦绸面上有花样的地方有凹凸感,无花样的地方很柔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通过数年如一日的研发、改良,如今蜀锦可以做小到鼠标垫、皮带扣面,大到床上用品、服装面料、桌布、披肩、围巾、抱枕等工艺品。通过电子纹枕提花等技改,还实现了花纹控制的电子化。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要想传承下去,那就必须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有志于此的年轻人能够一起关注,让蜀锦这门非遗技艺发扬光大、熠熠生辉。”采访临近结束时,胡光俊表达了他的心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方耀 供图 陈方耀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X 关闭

热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