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世界热推荐: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文本18 拜占廷帝国
2023-03-08 13:03:03    哔哩哔哩

第18集  拜占廷帝国


【资料图】

在罗马尼亚的一座东正教教堂里,有一幅古老的壁画:风烟滚滚、战火连天,人们好像能听到炮声动地、喊杀震天。

画面表现的是1453年5月29日那场激烈的战斗,那是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斗。6000守军面对的是20万人的攻城部队,后者使用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火炮。

中午时分,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旗帜插上了城楼,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了。有着千余年历史的拜占廷帝国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被历史的尘埃埋没。

数百年后,学者们在大量文献中发现了这段尘封的历史,拜占廷帝国辉煌的岁月和灿烂的文化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然而,在欧洲中古时期的漫长岁月里,为什么没有人自称为拜占廷人,也没有任何国家被称为拜占廷帝国呢?现在请与我们一起去发现拜占廷帝国。

拜占廷这个名称是十六世纪以后的学者们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而沿用古城拜占廷的名称,以便将她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相区别。

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人们这样称呼她,是因为其疆域曾经囊括罗马帝国东部地区,其政治中心始终在君士坦丁堡。

今天,沿伊斯坦布尔海岸高耸的残破城墙,无言地述说着她昔日的光荣。讲希腊语的地区构成了拜占廷帝国的主体,所以希腊语在七世纪以后成为拜占廷的官方语言。

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击败争霸对手李锡尼统一帝国后,下令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侧、古希腊人建立的城市拜占廷兴建帝国东都——新罗马。

他亲自挑选城址,圈地设标。君士坦丁调集数万士兵、民工,模仿故都罗马兴建新都,同时将帝国政府迁往新罗马。当时,人们便将新罗马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后来,君士坦丁堡逐渐发展成为人口多达百万、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的欧洲和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

拜占廷帝国统治者为了能够在晚期罗马帝国普遍的混乱和动荡中找到摆脱危机和维持统治的形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多种社会改革的尝试,君士坦丁一世和查士丁尼一世成为其中突出的代表。

查士丁尼是君士坦丁的出色继承者,他于公元527年登上皇位。他励精图治,推行全面的社会、税制改革,他还下令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

在有效地抵御了波斯人从帝国东面发动的入侵后,向西地中海发动大规模的征服战争,灭亡了汪达尔、东哥特这两个日耳曼人王国,使地中海几乎再度成为帝国的内海。

但是,拜占廷统治者企图在罗马帝国旧框架内建立新秩序的努力最终遭到失败。查士丁尼连年征战耗费掉大部分国力和人力,在他去世后,西亚、北非地区很快丧失。

将近半个世纪期间,拜占廷帝国内外交困,政变不断,外敌入侵,经济崩溃,人口减少。

公元610年,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希拉克略称帝。他于十月秋高气爽之时入主君士坦丁堡,揭开了拜占廷帝国历史新的篇章。

皇帝希拉克略面对处敌入侵、四面告急的形势,大胆突破陈规旧习,推行社会改革,在帝国东部地区首先施行军区制,加强各军区首脑、将军的职权。这一制度适合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缓解外敌入侵的危机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此后,拜占廷帝国以农兵和小农为核心力量的农业得到发展,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库日益充盈。希拉克略就是凭借着东部军区提供的军力,发动对波斯人的战争。

军区制改革为拜占廷帝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拜占廷帝国的国力在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陈志强:

马其顿王朝是在前几代王朝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它目前这种非常鼎盛的状态。一个是它在经济上,它继续推进了军区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使得整个帝国在军区的发展上,特别是在小农的发展上,奠定了经济上的基础。另外在政治上,这个王朝空前的稳固,特别是王权得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和地方的分裂势力斗争当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那么在内政方面取得的胜利,在对外方面就表现出在政治上、在战争方面、在对外扩张方面,节节胜利。在这个时期,整个帝国的军队实际上,在周边地区取得了一些比较稳定的扩张,这就为它的内政的进一步的稳固,提供了一个基础,也就是创造了一个更安定的环境。在这个基础上,王朝所实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复兴运动,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之为马其顿文艺复兴。

拜占廷帝国存在了1100多年,长期处在战争状态。她所有的近邻都曾在不同时期与她交过战,并威胁到了她的生存。

但每当最需要的时候,杰出的拜占廷领袖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并挽救这一生命力顽强的帝国。瓦西里二世就是这样的一个领袖。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陈志强:

瓦西里二世是拜占廷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皇帝。那么在拜占廷历史上,大约有上百个皇帝。那么在这些皇帝当中,像君士坦丁一世、查士丁尼一世、伊(希)拉克略一世、瓦西里二世,这都是非常突出的君主。那么作为一个君主,如何来评价他的好与坏,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史学问题。但是我们从他的业绩上看,可以看出来,他实际上在拜占廷帝国这个时期的鼎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方面就是他可以放弃自己过去的那种贵族帝王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帝国的治理;另一方面他赋有非常杰出的军事天才,这一点是其他帝王很少具备的。那么从他即位,真正自己掌权之后,他实际上把过去拜占廷历史上所达到的那些成果都很好地继承下来了,比如说军区制,比如说继续复兴拜占廷时期的这些文化,比如说整顿军备。那么在这些方面,他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改革的成果,因此我们评价他主要是从他获得的成绩上来看。

但是,曾经一度挽救拜占廷帝国危亡形势的军区制,在发展过程中孕育着大量无法克服的矛盾。

在军区制下,大土地贵族日益强大,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与中央集权抗衡,帝国还面临着许多其他考验。

以农兵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的瓦解,加剧了拜占廷社会经济危机和军队兵源枯竭。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凭借实力向朝廷发难,甚至发动内战。

内部的分裂瓦解削弱了拜占廷帝国的实力,使君士坦丁堡强大的城防工事不敌数千西欧十字军骑士的攻击。该城于1204年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拜占廷帝国没有能够再恢复元气。

此后,流落在小亚细亚地区尼西亚城的拜占廷帝国朝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斗争,重新夺取君士坦丁堡。

但是,此时的拜占廷帝国政治四分五裂,中央集权瓦解,经济穷途末路,疆域不断缩小,沦为巴尔干地区的小国。到了1453年,君士坦丁堡最终陷落,拜占廷帝国走到了尽头。

深厚的古希腊文化底蕴、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和地中海地区多样性的文化环境,成为拜占廷文化发展的基础。

拜占廷帝国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她占有国际商业的优势地位,工商活动极为活跃。君士坦丁堡地跨欧、亚两洲,成为中古东西方贸易的各类商品集散地和地中海世界最大的商业中心、欧洲的首富。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陈志强:

拜占廷的对外关系是非常活跃的。因为在地中海这个地区,拜占廷文化、经济、政治一直在中世纪期间是处于中心位置上。那么它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继承了罗马时代中国和西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区的联系。那么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在我们国家两汉时期,就已经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发生了非常密切的人员、物质交流。那么到了拜占廷时期,实际上拜占廷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也就是说它是罗马帝国的东部,这个地区恰恰是处于和中国交往的有利的地方。从公元四世纪以后,拜占廷和中国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过,包括人员、技术、文化,甚至包括游戏,各个方面的联系。从拜占廷方面的资料和从中国古籍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有关的记载。

土耳其学者 塞罕·贡戈尔:

小亚细亚,或称作安纳托利亚,从很古老的年代开始,这一丝绸之路实际是许多条路形成的网,就连接着中国与安纳托利亚这一地中海的主要港口。重要的是,在今天的土耳其,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沿途修建的漂亮的商队旅馆。这些十三世纪的建筑,当时供商队停留之用。这些商队所携带的物品主要是产自中国的丝绸、纸张和许多其它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在回去的路上,他们把金子运回东方。然而不仅仅是物品在东西方间的交换,还有观念、哲学、价值观及文化财产。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陈志强:

从我们今天的视角去看历史,似乎感觉从中国到东地中海,并不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是在古代,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旅途,单程大体上需要4年的时间,如果双程就要8年的时间。有大量的史料证据表明,实际上在这个旅途当中要有大量的人员的损失。很多人实际上是有非常大的勇气,去走这样一条路。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发展的进程当中,它的动力来源在什么地方呢?有从事经济利益的驱动,从事经商的这种愿望,希望能够把远方的物资迅速地运到本地来。但是除了这种经济之外,实际上还有两国的当时的当权者的意愿,特别是中国的统治者,他们是希望把自己统治的权力能广博于天下。那么作为拜占廷的统治者,他们同样也希望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遥远的地区。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物质的交流、人员的交流已经加强了双方之间的理解。可是,实际上在当时的条件下,双方实际上理解的并不透。比如说像拜占廷人,他们认为中国人都可以活200岁,那么中国人认为所有的宝贝全部都来自于拜占廷。那么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但是它表明了一种良好的愿望,可以讲这种愿望是促使两大帝国之间人员、物质、文化以及各个方面的这种交往的持续不绝的这种动力。

拜占廷建筑艺术的代表性杰作是圣索菲亚教堂,其宽广的大厅占地5000多平方米,巨大的半球形穹顶距离地面50多米高。

这座高大的建筑由查士丁尼一世建造,作为一种生动的、具有国际性的标志,以反映拜占廷的强大、帝王和皇后狄奥多拉的威严。

这一庞大的教堂及另外一些同时完成的耗资巨大的建筑给拜占廷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但它的存在标志着拜占廷作为罗马帝国天然继承人的地位。

这座六世纪的高大建筑,至今耸立在伊斯坦布尔。1453年,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并被重新命名为伊斯坦布尔。

作为圣智教堂的建筑奇迹,圣索菲亚教堂在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命令下被改成了清真寺,并在广场四角修建了四座尖塔,也称叫拜塔。它代表的拜占廷式建筑风格影响遍及欧洲和西亚,在西欧和俄罗斯发展出新的变种。

镶嵌画在拜占廷时期也达到了巅峰。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利安教堂,保存着六世纪拜占廷镶嵌画,它们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好的拜占廷镶嵌画代表作。

拜占廷人吸收了基督教和东方文化的精髓,这使得他们的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同时注定将持续许多世纪。

基督教在拜占廷的发展始终受制于专制皇权,任何有损于皇权的宗教活动都要遭到打击。

土耳其学者 塞罕·贡戈尔:

公元八世纪和九世纪之间,在超过150年的时间里,在拜占廷帝国,即由拜占廷中央权力所控制的领土上,出现了毁坏教堂中所有肖像和偶像的现象。肖像和偶像作为古典时期和古典文化的遗产在基督教中继续保留,存在于古老的壁画和镶嵌画中,开始传输给人们教堂的知识、宗教的知识、福音书的故事以及耶稣和圣徒的生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只有少数人识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学习宗教的惟一途径。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陈志强:

那么在经济上的这种不平衡,在政治上这种对国家事务的干预,必然引起世俗集团的仇恨,或者是从羡慕、嫉妒,发展到仇恨。这样的话就借着这样一个宗教内部的争论,发动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毁坏圣像运动。最终的结果,实际上大家都看到,实际上是把整个教会势力,可以说是狠狠地打击了一下。

土耳其学者 塞罕·贡戈尔:

教会与王室间的最大一次权力之争开始了,皇帝下令毁坏教堂里的所有肖像和偶像,只有十字架被允许留下。他们拆掉并毁坏了教堂里的所有偶像、肖像、绘画、壁画和镶嵌画,只留下了十字形的标志。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以前,拜占廷文化像火炬一样,照耀着欧洲和地中海世界。她一直处于当地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前列,保持其较高的水平,因此在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的中古欧洲发挥了积极作用。

拜占廷文化自九世纪即开始直接促进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发展,她对包括阿拉伯民族在内的周围其他民族文化也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并推动中古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衰落时期的拜占廷文化还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古典文明的素材,为中古晚期的西欧注入了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进步因素。

拜占廷文化是连接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和近现代欧洲文化的桥梁,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X 关闭

热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