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昭通市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易地扶贫搬迁量最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最重的地级市,有脱贫人口185万人,每3个人口中就有1个脱贫人口,建成集中安置区373个,其中特大型安置区9个,搬迁安置8.26万户35.47万人。共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0个,其中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8个,省级重点帮扶县2个。为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昭通市持续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项目库建设等八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
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监测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市“三类对象”有55294户230920人、已消除风险37633户164500人,风险消除率由2021年的57.39%提高到71.32%,未消除风险对象生产开展有序、生活保障有力。目前全市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农户有7.32万户34.18万人,其中一般农户0.68万户2.85万人、脱贫户和“三类对象”6.63万户31.33万人。计划到2023年底消除收入1万元以下对象5.28万户24.68万人,2024年底消除1.53万户8.12万人,其余0.51万户1.38万人整户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范围。
强化项目库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抓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项目谋划摆在突出位置,及早行动、积极作为,全力做好重点项目谋划工作。全市共规划储备项目9065个,规划总投资近4000亿元,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昭通乡村振兴夯实项目基础。紧扣增收主题,对未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的项目进行调整,优化项目1610个,占项目库中2022年实施项目的比重为94.15%,覆盖脱贫户134.68万人次、“三类对象”23.04万人次。督促指导1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编制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谋划实施了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其中,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共规划项目总投资795.51亿元。
强化资金使用效益。出台《昭通市关于进一步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整体效益的十二条措施》,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资源做优势产业、集中效益引导金融资本投入。按照“政策所定、群众所需”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规划项目,严格落实衔接资金项目市级集中评审制度,不断强化衔接资金监督管理,建立完善工作专班和跟踪问效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项目建设按时高质量完成,推动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整体效益进一步提升。全市规划项目417个,规划总投资60.73亿元。项目分为到人到户类、产业发展类、基础设施及其它类,其中规划用于产业发展36.69亿元,占60.41%。
强化产业就业。坚持把发展产业和就业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产业方面,两年来累计投入产业资金54.44亿元,占衔接资金总额97.33亿元的55.94%。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蔬菜、中药材8大农业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102亿元。市级出台23项政策措施,县级出台120余项政策措施用于支持以产业为主的衔接振兴工作。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市799户企业、1789个合作社与44.04万户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双绑”率达93.59%。就业方面,坚持全面提高组织输出、提高省外输出、提高技能输出、延长务工时长“三提高一延长”,促进稳岗就业、增加收入,全市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分别达86.79%、88.49%、91.7%。
强化示范创建。积极探索方法路径,聚焦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集中资源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抓实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团队,在昭阳区苏家院镇范家坝、彝良县洛泽河镇大苗寨、鲁甸县江底镇石水井建设了3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已全面投入运营。彝良县“云中苗寨”充分用好资源、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培育新业态,打造增长点,开园仅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0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借鉴推广先导工程经验,统筹资金7700万元,2022年在11县市区已分别启动建设了1个市级示范点,目前正加快推进。抓实“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印发《昭通市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方案》,全市11县市区已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5个、精品示范村89个、美丽村庄639个。持续推进9个万人安置区脱贫致富示范区示范标杆打造。持续落实巩固拓展易地搬迁脱贫成果“32条措施”,不断拓展“红黄绿”精细化管理经验,加快推进9个万人安置区示范引领标杆打造,推动公共服务全覆盖。不断加快安置区后扶产业园建设,拓展就近就业岗位,促进易迁群众充分就业和收入增长。今年,衔接资金安排在9个万人安置区后续扶持上达10亿元以上。
强化东西协作和定点帮扶。持续深化与上海市普陀区、闵行区、松江区的帮扶协作,争取到位资金13亿元,实施项目339个。上海市结对昭通10县区中,有8个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项目、资金、干部、专技人才等帮扶资源上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县均到位上海市级财政资金5852.18万元;上海市4家国企开展企村结对全部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派出25名干部到国家乡村重点帮扶县挂职;派出110名专技人才支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引导33家企业投资36193.6万元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脱贫后农村地区短板弱项,整合衔接资金、涉农资金及东西协作和定点帮扶资金,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改善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改造农房7997户,完成农村公路硬化2800公里、安防工程2010公里,新建养护供水工程1991件、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71件,建成自然村公厕1663座,改造农村卫生户厕19.12万座,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率达50.04%、生活污水治理率38.38%。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大幅改善。
强化乡村社会治理。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推动各级党组织通过驻村工作有计划地培养锻炼干部。推进农村婚丧喜庆改革,市级出台《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治理农村大操大办促进农民节支增收的指导意见》,坚决扭转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吃流水席等陈规陋习。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开展“小小探头连万家、乡村振兴平安行”行动,“昭通政法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活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件由2020年598件下降到2022年的98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处理,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X 关闭
昭通市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易地扶贫搬迁量最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终于还是有学校维护了教育应有的正气,会有更多学校“跟风”吗?,学...
1、第一;电脑浏览器搜索【中国金币网】查询官网。2、二、选择中国金币
新华社天津6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蛙叫虫鸣声中,芒种款款而至。北京时
电力部门建设“光伏小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6月2日上午,国网营口...
前十强杭州独占8家,滨江区就有7家!比GDP更重要的这个指标,浙江最新
在防疫措施优化后,服务业供需持续改善,5月景气度回升至年内次高。6月
1、林元水(1876~1937年),闽县后屿乡人。幼随堂兄林元珠学习寿山石雕
“小店经济”不仅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装...
海口市气象台2023年6月5日8时43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受对流云团影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